除尘器设备治理雾霾-泊头除尘设备

峰起环保设备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热门点击: 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高/常温除尘布袋|除尘骨架|电磁脉冲阀|除尘配件|

除尘器设备治理雾霾

来源:泊头除尘设备 发布时间:2014/7/4 10:18:07

今年两会期间,雾霾天气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就此问题采访了专门从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国务院参事牛文元。牛文元参事认为,要治理严重的雾霾污染,必须要动“大手术”除尘器设备

 

“我国1月份的雾霾重度污染,属于世界级的环境事件,超过2003年非典的后效影响。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整个京津冀20多个城市约75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如以PM2.5的平均浓度250毫克/立方米计,所覆盖的空气柱中约含PM2.5气溶胶3.6万吨。如此严重的环境事件似属偶然,却是多年来生态赤字,环境欠帐的长期累积结果。”牛文元说。

 

燃煤与汽车尾气等因素是雾霾元凶

 

牛文元告诉记者,大城市PM2.5的形成主要由燃煤及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工地扬尘、外地输送和二次转化等原因所致。

 

“到了201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已占全球总量的48.3%”。牛文元指出,美国年消费煤炭11亿吨,此次严重雾霾污染的京津冀鲁豫地区,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1/9,但其年煤炭消耗量高达10亿吨,已接近美国全国的煤炭消耗总量。

 

 “以北京为例,2012年全市煤炭消费量2635万吨,尽管计划到2015年减到1500万吨,但其周边地区的煤炭消费量依然十分巨大。”牛文元告诉记者,在重重包围下,北京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全面统筹,以区域整体治理作为对象,才能期望获得真正的效果。

 

此外,汽车尾气也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1年,全国汽车生产量分别是570万辆和1827万辆,每年平均增加200万辆。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在2005年是3160万辆,到2011年达到9356万辆,已接近1亿辆。

 

牛文元建议优先使用生物质能代替化石燃料作为机动车新能源。“使用电动车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发电仍然要用煤,一般两份的煤能量才能换取1份的电能量,对于排放总量而言,几乎没有被减少,而采用生物质能可能是一项重要的选择。”牛文元说,“例如瑞典以乙醇和沼气提纯的生物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可以减排90%的尾气颗粒物。”

 

治理严重雾霾天气须要动大手术

 

牛文元指出,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危害民众健康,也给绿色发展乃至国家声誉带来巨大损伤。治理雾霾天气既是迫切的也是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动‘大手术’除尘器设备,把它同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环境治理统一考虑,作为一项重大国家任务,纳入总体规划之中。”

 

牛文元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请国务院牵头,组织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央行等部门,认真作出一个有科学内涵和具体操作的顶层设计,设计应分别从城市病治理、经济转型、环境保护、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形成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行动路线图。

 

第二,认真调整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功能区空间定位,同时,可以考虑将名校、名医院、大型企业的分部等,“稀释”到较边远的郊区,认真实施从高端向低端的“逆城市化”。根据计算,每迁出城市高端机构的一个人,需要1.9人为其服务配套,加上家属,将能创造出稳定的就业岗位。如迁出1万人就可以稳定生成5-8万人口的城镇。牛文元认为,该项举措将能促使城市化过程中只是由低端向高端的单向流动,变成既有从低端向高端,也有从高端向低端的双向流动。

 

第三,大力推进以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转变,彻底限制以钢铁等为代表的产能过剩。牛文元指出,这将是缓解大气环境污染的又一重大举措。

 

第四,加强对 PM2.5 的基础研究。牛文元强调,要深入分析碳、氮、氧、硫、磷的循环、转化和代谢,尤其要对PM2.5的生成、来源、演化、流向、降解和危害评价等,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

 

联系我们

泊头市环保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泊头市交河镇工业开发区
邮编:062151
电话:0317-8177680
         0317-8171696
传真:0317-8171696
联系人:郭经理
手机:18732785788
QQ:2093434868
        178353400
Email:fqcczz@163.com
站内链接:
公司地址:泊头市交河镇工业开发区 邮编:062151 电话:0317-8177680 传真:0317-8177680 联系人:郭经理 
手机:18732785788 QQ:2093434868 178353400 网址:http://www.fqcczz.com 邮箱:fqcczz@163.com 
泊头除尘设备 2011(C)版权所有 并对网站所有内容保留解释权 冀ICP备19030849号-1 

冀公网安备13098102000510号